12月8号,星期二,再次师培中心,重交结题报告,发现堆在杨主任办公室墙角桌上的课题档案袋一下子比上周五多了许多,有的课题资料还把档案袋都快撑爆了,看来,还真有人在课题上费了不少功夫,看来,自己的课题别说获奖了,在(一等、二等、三等、结题、不予结题)5个等次中,能拿个“结题”都算是谢天谢地了。
回到家里,整理电脑文件,发现“结题基本条件”一共有五条,最后一条是“在公开学术刊物上已发表论文,且注明‘宁夏第五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成果’字样及课题编号。”而近2年来,自己竟然没有注意到结题的这些基本条件,看来“不予结题”的可能性更大。
由此,想到需要发表论文的另一件事情,评职称,于是开始着手“买论文”的事儿。从12月9日开始,至12月17日,9天时间里,从课题结题报告里改出1篇、从以往日志里改出2篇、再从网络资源里伪出4篇,一共完成7篇“论文”。9天7篇论文,连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不过,事有蹊跷,“买”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刊物竟然还有上半年的版面,原因是受到“疫情”的影响上半年没有收稿。于是乎,从课题结题报告里改出的那篇,就系到了这根救命稻草上了。看来,“结题”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这些材料最好早一点准备好…我身边就有今天上交材料,下午才到专利的。
吃过亏了,才懂。有些利益方面的问题,往往是人们不愿谈及的话题。
论文高产户
“论文”得加引号。
原来还可以这么操作的,有意思
尽力而为了,看运气。
现在要求在有影响力的刊物发表,貌似都要给费用吧
好像只认万方和知网的单位多一些。
这论文,可谓中国特色了
14亿人口大国,没这一招,拦不住啊!
现在的期刊发表“论文”,大部分应该都是评职称用吧。
心知肚明嘴不说。
害,现在的论文大部分都是这么来的吧
真不容易啊。
不过王老师9天出7篇论文也实属NB,可最后只能说是有希望。那如果要拿一等奖,付出的不就更多更多?不敢想象
没办法慢工出细活,精雕细琢,只好粗制滥造碰运气了。
论文让我头疼,可偏偏我又以论文为生,所以我经常偏头疼。哈哈哈
这叫冤家路窄吧,不过,,,最后往往会成为亲家。
职业是教师,令人向往的职业。
记得有人说过,《格言英语通》也有提及,未到手的往往是心里最美好的。